2016年6月21日,日本日產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的50%吲唑磺菌胺水分散粒劑在我國取得臨時登記,用于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和煙草黑脛病。而在今年3月份,吲唑磺菌胺的97.5%原藥和18%懸浮劑制劑在我國獲得首登(臨時登記),意味著日產化學這一全新殺菌劑正式進駐中國市場。
吲唑磺菌胺(Amisulbrom)是日產化學上世紀90年代研發的一種三唑磺酰胺類殺菌劑,同時也是該公司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殺菌劑。該殺菌劑對由卵菌綱引起的植物疫病和霜霉病具有較高的活性。而我們知道,卵菌綱病害是果蔬作物上非常常見及危害較為嚴重的一類病害,其造成的損失也是不容忽視的。但目前為止,能夠有效防治卵菌綱病害的藥劑并不是很多,吲唑磺菌胺的出現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難題。但由于吲唑磺菌胺不具有內吸性,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它仍是一種保護性殺菌劑,主要用于病害的預防。

目前,吲唑磺菌胺登記的作物主要為黃瓜、葡萄、馬鈴薯和大豆,用于防治如黃瓜霜霉病和馬鈴薯晚疫病等病害。吲唑磺菌胺的使用方式較為多樣靈活,既可以作葉面噴霧處理,也可土壤處理和種子處理。市面上的吲唑磺菌胺產品多數作為葉面噴霧處理,如Leimay;而作為土壤處理使用的Oracle,最早于2010年在日本上市;作為種子處理使用的Vortex,主要登記用于豆類作物。從使用劑型來看,主要有17.7%吲唑磺菌胺懸浮劑,50%吲唑磺菌胺水分散粒劑以及0.5%吲唑磺菌胺可濕性粉劑。制劑形式多為單劑產品,但也有少量與代森錳鋅、霜脲氰或滅菌丹的復配制劑,未來還可開發吲唑磺菌胺與其它防治卵菌綱病害殺菌劑,或防治其它病害殺菌劑的復配制劑。
吲唑磺菌胺雖然今年才在中國登記,但從全球范圍來看,吲唑磺菌胺已差不多經歷了10個年頭。2007年,日產化學在英國登記了吲唑磺菌胺和代森錳鋅的復配制劑Shinkon,用于防治馬鈴薯晚疫病,這是吲唑磺菌胺在全球范圍內的首次登記。2008年,日產化學在日本登記和上市了吲唑磺菌胺,商品名為Leimay。同年,以商品名Myungjak在韓國登記。2014年,吲唑磺菌胺正式獲得歐盟登記批準。截止目前,吲唑磺菌胺已獲得日本、韓國、奧地利、比利時、愛沙尼亞、芬蘭、德國、意大利、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荷蘭、西班牙、瑞士、瑞典、臺灣、英國、越南和中國等國登記批準。
從登記國家分布也可以看出,吲唑磺菌胺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和亞洲地區,尤其在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日本、意大利、荷蘭、韓國、西班牙、越南、英國和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吲唑磺菌胺是一款小宗產品,全球年銷售額維持在1500萬美元左右,銷售額雖然不高,但最近幾年其銷售額增長較快,2009—2014年復合年增長率高達38.0%,在特定市場中還是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
在吲唑磺菌胺的全球銷售上,日產化學采取的是“授權分銷”模式。具體為,日產化學在日本本土自主銷售吲唑磺菌胺,但將產品的海外銷售權分別授權給多個公司。吲唑磺菌胺在法國的產品銷售權由Philagro公司取得;Kenogard公司取得產品的西班牙銷售權;在英國則授權于ProCam公司;在比利時、荷蘭和德國的銷售權授予紐發姆;韓國由Young II Chemicals負責;ADAMA子公司Feinchemie Schwebda負責吲唑磺菌胺在奧地利銷售。這種銷售模式也是大多數日本農化公司常采取的,利用各公司在各地區的分銷渠道優勢,最大化的銷售產品,達到合作共贏。
當前,吲唑磺菌胺仍屬于專利產品,不過其專利也即將到期。其在歐洲和美國的專利號分別為EP1031571和US6350748,到期日均為2018年10月23日。但在歐盟,由于受SPC保護,專利要到2022年9月28日到期。吲唑磺菌胺在中國的專利號為ZL98811482.8,到期日也為2018年10月23日。距離專利到期日還有兩年多時間,若有鐘意該產品的公司,現在開始進行小試正是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