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12月1日,由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2016全國農業機械化形勢分析會”在北京舉行。專家及各單位代表認為,今年以來,我國農機化加速向全程全面發展,農機裝備結構持續優化,農機社會化水平穩步提升,薄弱環節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預計2016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6%。
大型農業機械正在從機械化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轉變,這種轉變將減少人工、節約成本、提高作業精度,有利于精細化管理、提高效益。鑒于對全程全面機械化的考慮,農作物植保環節機械化程度相對薄弱,農藥殘留較嚴重,植保機械的發展空間較大。基于種植結構調整,在畜牧業機械化方面要加快突破,加大青貯機、打捆機、畜牧業機械的研發投入力度,這對畜牧養殖的發展將起到一個良好的推動作用。
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形勢總體向好,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但很多薄弱環節、薄弱地區的機械化問題亟待解決。面對當前新的發展形勢和要求,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與發達國家及現代農業要求相比都還有較大差距,很多方面還有待實現零的突破或新突破。會議最后由農業部農機化管理司副司長李安寧做總結講話。此次會議的成功召開,為科學分析判斷2017年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趨勢提供了指導,為政府部門科學決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咨詢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