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再掀化工整治風暴 化工園區關停企業撤出需緩沖期
2018年4月下旬,隨著江蘇設區市連云港轄區內的化工廠污染問題被曝光,引發了中央和江蘇的高度重視。目前,以化工產業和化工園區為重點對象,江蘇沿海沿江地區掀起了新一輪環境大整治行動。
目前,以化工產業和化工園區為重點對象,江蘇沿海沿江地區掀起了新一輪環境大整治行動。這次環保大整治與歷次動作有著本質的不同。不僅涉及到化工產業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化工園區的功能定位,還牽涉到居民、企業的切身利益,更與地方政府治理機制和手段的創新緊密相連。對地方政府來說,如何利用這次機遇,塑造新的投資環境,同時平衡好企業與居民的訴求,將成為關鍵所在。
江蘇去“化”
得益于沿海和沿江的雙重天然地理優勢,江蘇很早就意識到化工產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2014年,江蘇規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業實現主營收入1.88萬億元。
同時,按照江蘇經濟發展的“園區經驗”(園區化建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截至2011年12月底,經國家、省、設區市各級政府批準,共設立、建成化工園區70家。其中,國家級園區11家,省級化工園區16家。
但從化工園區(集中區)的地理位置分布看,帶來的環境風險極大。以長江江蘇段沿線8個設區市看,這一區域分布有700多家化工企業、117個化工碼頭,危化品運輸船舶日均流量達500艘次,年過境危險化學品運輸量超過2億噸,給沿江分布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帶來巨大環境風險。
而上述8個城市的水源地主要取自長江。以目前可檢索到的最近時間點統計看,在江蘇全省54個化工園區中,有24個沿長江布設,與飲用水源地之間錯綜復雜。
面對這一局面,今年5月19日,生態環境部派出的13個督察組共83人全部進駐江蘇,按中央要求執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督察第一輪督察。
事實上,盡管江蘇已實施了多輪化工專項整治,但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事故依然年年爆發,與省政府的化工行業專項整治要求的目標仍有差距。
按江蘇省政府下達的全省石化行業“四個一批”專項行動目標任務,明確截至2018年年底,計劃關停2077家企業;到2020年,完成轉移272家、升級4327家、重組696家化工企業;化工行業COD、氨氮、VOCs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累計下降13.5%、13.4%、30%。
園區外企業是治理難點
根據江蘇新一輪化工產業調整規劃,按照產業梯度轉移原則,沿江及內陸地區20%產能實現向沿海升級轉移。而在本輪環境大整治背景下,最大的難度其實在于坐落在化工園區外的化工企業。
根據江蘇省經信委統計,截至2012年12月,江蘇全省共有化工生產企業7894家,其中5633家處于化工園區之外,占總數的71.36%。
這也意味著,盡管近些年已經關停了數千家企業,但在一個較長時期內,園區外化工生產企業仍為產業中堅力量。對這些企業如何安排,直接影響到江蘇石化產業的發展。
企業不愿進園區?
一些相關從業者表示,根據轉型升級的要求和土地存量限制,化工園區大幅度提升了準入門檻,提出了諸如產出、稅收、單位土地面積投入等指標,這有利于投資量大的大宗基礎化學產品供應商,大項目可快速提升地方GDP和稅收貢獻,但對于特色化工企業以及小而精的研發、起步型高新技術企業來說,無法達到。
另一方面,則是入園成本,這集中在資金、市場和人力成本上。特別是企業搬遷會得到相應的土地置換補償,以及有關鼓勵性政策扶助資金,但在實際操作過程,這些資金往往無法足額或及時補償到位,新建工程建設無法按計劃推進,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
有區外企業負責人表示,因產品無法擴能、提升,原先在國內國際細分市場的優勢已在動搖。
因此,在此次調研中,諸多企業從業者對當地政府對園區內外企業的區別對待頗有爭議。
同時,在江蘇省域內,目前仍有30多個化工園區未落實衛生防護距離要求。灌云縣臨港產業區、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響水生態化工園區等6個化工園區在設立之初,當地政府均就落實衛生防護距離要求制定計劃、做過承諾,但計劃和承諾停于紙面,并沒有本質落實,風險隱患較大。按要求,上述園區的整改時限為截止到2018年12月。
而按江蘇省政府要求,到2020年,對化工園區來說,化工生產企業入園進區率提高到50%以上,建成年銷售收入1000億元以上化工園區5家、500億元以上化工園區20家。
防止“一刀切”
“我們已經做好了化工園區定位被取消的打算。”鹽城東臺市頭灶鎮政府負責人表示。頭灶鎮2017年實現GDP剛過億元大關。在鎮政府所轄的高新技術園區內,原有13家化工類企業,貢獻的GDP和稅收約占全鎮的30%左右。
根據東臺市(縣級市)政府2018年第一季度通過輿論傳遞的信息,全市85公里海岸線作為“生命線”,化工產業要全部退出,實現全域“零化工”。
不過,在調研中,一位東臺市頭灶鎮高新技術園區內的墻體顏料企業從業者對記者表示,“目前仍與政府在溝通當中,我們對保護環境舉雙手贊成,但是,市場經濟下,企業進退應當在商言商。”他認為,“政府在執行中應該分類推進,給出一定的進退期限更好。”
“要讓企業有一定的緩沖期,不能一刀切。”上述在頭灶鎮從事墻體顏料生產已有10年的投資者陸先生強調,“企業必須響應中央對生態環境大保護的精神和地方政府的具體安排,但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能否參照江蘇省政府的底線要求——在2018年底全部退出?”
這一訴求與江蘇上一輪環境整治中太湖周邊治理(采用最為嚴格的國家、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出現的情形類似,即因歷史原因,有不少化工龍頭企業位于“環保紅線”之內、不在園區內,但項目都是全球最新設備且符合環保排放等各種要求。對此,江蘇省目前仍在研究中。
陸先生認為,從企業經營看,有應收賬款、應付款的安全性考慮,以及來自本地的近百名“農轉工”的工人需要重新安置工作。“相關工作還是比較繁雜的。”
就陸先生提出的問題,當地政府負責人表示,“這是個案,不屬于強制關停的行政行為,而是由政府對企業進行資產收購,雙方仍在談判中。”
頭灶鎮政府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經營和員工安置已是作為了政府引導企業進退的“成本”,但采訪中大多數當地化工工人因年紀較大、難以適應新工作而對政府計劃安排的工作不太贊同,特別是“薪資待遇”。
此外,當地可能涉及到搬遷的百姓亦然有所顧慮。尤其隨著建筑成本和土地成本的漲價,當地百姓的搬遷成本越發增大。
近日,生態環境部專門研究制定《禁止環保“一刀切”工作意見》,工作意見明確禁止“一刀切”,嚴格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堅決避免集中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世界農化網)
|